我的热情完全是从写生中酝酿出来的,从技术层面讲,表达也是一样的。它又要有客观物象所有的美的东西,还要有笔意,所以从表达上讲,它不能离开写生。如果画的是一种特别简单的一种东西,它比较容易;或是画了一种特抠吃的东西,那样也容易,就是一定要把造型的所有的特征和内容全在里面,同时又是经过加工有笔意的,就象齐白石的虾,他里面所有虾的内容都有,但又不是真正的虾,仔细看他不是对着真虾在描摹,而是他用他的那种笔墨来组织了虾的那种所有生动的东西,所以他形成了一种东西,我觉得是接近了艺术的本质。不能是追求死板的跟着物象走,又不能完全饶开物象,所以写意绘画里的形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,不是“得意忘形”,而是“得形得意”,意全在形里,他的艺术依据就是写生,要从写生当中把物象的所有东西全部挖掘出来,物象的可爱的、有意思的、生动的、鲜活的、有生命力的东西全部挖掘出来,通过这些东西再转化为语言,那里面才有精华。
先有形和意的关系,通过二者的关系回馈到必须要用那样的方式来完成形和意。要想达到“得形得意”,就要对形仔细研究,即研究自然,靠写生去完成。这样就形成了从艺术目的、依据一直到最终的观念。我要传达的包含很大内容简笔画,即用一种简约的方法去表达丰富内涵的东西,而这种东西不能上来就简,或者一下掉进无穷的细节。所以齐白石说的这个“似与不似之间”我觉得特别特别妙,基本上把这个理论给点到了,他既说了一个绘画的本质的点,又说了一个理论的点。这个点特别重要,绘画上的、表象上的实际是形的关系,是如何处理形的关系,就是要写生,通过写生发现语言。这个语言不是生编出来的,不是从脑子里冒出来的,是要不断的关注这个对象,从关注对象这一深邃的过程中挑出来的,这样的画才出彩,出来的感觉是有立意的。我常常觉得追求个性、时尚不是目的,个性、时尚也不是追求来的,需要真的对社会现实有思考。关注现实社会,对作者的创作思路有很大影响。心大,作品就大;心小,作品就小。至于“得意忘形”,一定不是先“忘形”,这里面有一个逻辑关系,一定不是先去找哪个“意”而忘掉哪个“形”,或者是先把“形”忘了才能有“意”。“形”与“意”一直是捆绑在一起的,这个理论是看齐白石得到的。真正的深邃的、好的艺术,一定不是想变形。抽象画之所以好,并不是因为画家想变形,如果画家想变形,那一定是错误的。画家一定是想把物象画的特别像、特别好,但他是用那样一种方法,所以他不是编造,他是在摸索一种东西,那样画可能更有意思、更像,而且还很简洁,画家一定是这样想的。如果他背离了这种东西,说明他背离了艺术的本质,背离了画能够带给人们的所有好的东西,那样观众就没的可看。
2012-12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